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源

二年级上册教学心得体会

时间:2025-07-02 07:25:56
二年级上册教学心得体会[本文共7476字]

一、语文教学抓住“读中感悟”的主线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而坚持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恰恰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方法和途径之一。

我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将“读”贯穿于每节课之中。如在教学20课《不认识妈妈的孩子》一课时,我提出了: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孩子们很快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这个孩子不认识自己的妈妈?这个孩子是谁呀?他是故意不认识妈妈的吗……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饶有兴致地读起书来。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孩子们了解到以上问题的答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己动脑筋发现了问题,自己再通过读书来解决,这是孩子们乐于为之的事情。

再如教26课《快乐银行》一课时,请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不读懂的可以在书上画上波浪线或是在句子旁边打上一个问号,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并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看大家是否能够解决。孩子们在交流中往往会这样说:“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熊猫妈妈和熊猫宝宝万分快乐,他们存入了九千九百九十分?谁来帮我解答?”如果在刚才的阅读中对这个问题有所体会的孩子就会说:“我来帮你解答这个问题……”提出问题的同学再通过语言进行感谢。这样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朗读、善思和分析能力,而且协调了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培养了他们相互交往、合作的能力。

在每次备课中,我往往抓住几个重点的问题进行分析,设想孩子们会怎样回答,而我怎样去应对和解决可能发生的问题。每节课我在课堂上提的问题都很少,都是请孩子们通过质疑或是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问题提出来。然后经过筛选,使它们在一堂课的不同教学阶段一一呈现。比较肤浅的问题在初读课文时自己或同桌、小组内解决,而有一定难度又能突出重点的问题则在充分朗读感悟之后全班同学共同来解决。

二、倡导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使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这种交流方式第一可以解决目前班容量大,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相对减少的教学弊端。第二给每个学生提供说话交流的机会,使他们敢说话、会说话,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第三通过同学之间的交谈、沟通,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

当然小组活动在一节课的安排上不能过于频繁,而且要使用恰当。比如前面提到的初读课文时设计的“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这一环节就可以先安排小组活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然后再全班交流。再如对于课文的结尾拓展延伸时可安排小组活动。在教第7课《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的第二课时时,爷爷要走了,亲人们会对他说什么?爷爷会说什么?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体会亲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悟,然后在小组进行口语交际的表演,最后请几组的代表到讲台前展示。

这样借助小组的活动方式,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在课堂上动起来,既锻炼和提高了孩子们的口语交际、表演技能,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所以,我在教每一节课时都努力从某个环节中寻找这样一个点,让学生充分地想、充分地说、充分地演。

其实许多时候我们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一些孩子,尤其是学习稍差的孩子。而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每个人都希望成为焦点,每个人的能力也都是具有可塑性的,如果能调动起孩子的这些积极因素,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锻炼和提高,他们一定会更加快乐和自信。

三、在课堂中发挥评价作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学会倾听和评价,在老师和同学讲话的时候,要认真倾听,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见解合理地去评价。比如,在老师和同学朗读课文时,我引导学生们认真地倾听,然后针对朗读的速度、感情表达等方面自己来评价。而且我教给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时候要注意说话的语气、方法,要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使对方易于接受和理解。而被评价一方,除了要具备谦虚的美德,而且对评价方心存感激之情,因为他的提示、建议会使你的朗读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时间,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贯穿于每个课堂。起初,学生们之间有些扭捏,方法也略显生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运用的得心应手,评价与接受评价已成为很自然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我们学习了一篇新课文21课《鸟路》,我在班里配乐朗读这篇课文。读完之后,我照例请学生对此进行评价。有的同学说,老师您读得声音洪亮,而且很有感情,读出了对鸟路的喜爱。只是有一个地方读错了,希望您下次注意。我笑着对她说:“谢谢你,我会努力的!”几个同学纷纷对我进行评价,其中一个叫李亚坤的孩子的发言让我至今难忘:老师您读得挺好的,可是我觉得您一定读的次数很少,有的地方不熟练,好像直接拿起书来就读的样子。我不好意思地说:“老师的确没读熟,下面我们一起读这篇课文,下课之前我再给大家读一遍,看老师有没有进步。”临近下课几分钟,我又当堂朗读了一遍课文,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赞扬。第三天,我们学习下一篇课文《热闹的大山》。我又在班里配乐朗读,并请大家进行评价。这一次,大家对我的评价明显高于上次。李亚坤的发言格外引人注目:霍老师,今天您读得课文特别有感情,我知道您昨天晚上一定认真读过。您比前天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果我是家长来给您打分,一定给您打十分。”通过这次的小插曲,我更加坚定了注重评价以此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的信心。而且我对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也更加注重,尤其是每篇课文都会反复诵读,先感染自己,再感动学生。

四、指导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

从一年级下半学期我开始引导学生写一些小练笔,学生从最初的不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句不通顺,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到后来写的小文章格式正确、行文流畅,羽翼渐渐丰满。进入二年级后,我从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方面入手。多给他们推荐一些故事性强,蕴涵很多生活哲理的书籍,让他们从小就与书为伴,养成阅读、善学的良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识字量和课外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创设人人爱读书、会读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做有丰富知识内涵的人的意识。同时指导学生写了“给老师的一封信、美丽的秋天、雪景、我的小制作”等十几篇小习作,从内容、字数等方面提出了高于一年级的要求。现在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做到立意新颖、言之有物、行文流畅,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将读与写紧密结合,并且贯穿于每一节课。比如在教第4课《爱唱歌的大叶杨》这篇课文时,当学到“唱给学步的小宝宝,他在和蝴蝶捉迷藏。唱给勤劳的老奶奶,她坐在树下缝衣裳……”一段,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之后,说:“如果你是学步的小宝宝、享受凉爽的老爷爷、老奶奶,你和大叶杨之间会说什么?”学生先是同桌互相演练,然后全班展示交流。“如果你是大叶杨,你还想把凉爽和歌声献给谁?能不能仿照课文中的第二段说一说?”(做进一步的想象延伸)学生静心思考后,开始小组讨论。热烈的讨论后,我请个别学生展示交流 ……此处隐藏2470个字……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

2、教学时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3、如在教学新课程“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在理解“节气歌”和“二十四节气”之间的含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丑小鸭”的“ 鸭 ”字的笔顺,口令如下:“鸭”字怎么写?“鸭”字这样写:竖、横折、横、横、竖,撇、横折勾、点、竖折折勾。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词语接龙等游戏。

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还要不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在教学的需要。教到老学到老。更好的为语文教学服务。争取做一位人民满意的语文教师。

第四篇:二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二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回顾一个学期来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我本着全面培养学生具有创新力,实践水平的高素质的现代人的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现将教学方面的体会和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听课,认真备课,善于反思

听课,不仅开阔了思路,也为备课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各种鲜活生动的事例,各种教学方法、模式的展示,微小细节之处的精彩处理,使我在丰富课堂教学的同时,也改变了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单调、脱离实际的成见。

二、紧抓作业批改、注重后进生辅导

作业的检查和批改,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途径。开学以来,我一直坚持作业的认真批改,这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知识落实的情况的更好掌握,更使我对学生课堂表现情况,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对于整个班里的后进生,我一直坚持个别知识辅导和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给学生谈理想、谈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深入扎实的上好每一节课

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不同于数学,语文教学要求语言文字教学和情节、内容教学相结合,相辅相成。而低年级的语言文字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个基本环节,我认为,在低年级“说”和“读”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说”和“读”的训练。

语文教科书上“口际交际”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内容。自古以来,能说会道,体现一个人的睿智,思维敏捷。现代语文教学,“多说多练”势在必行。整个学期,我注重教学生由词说到句,再由句说到段。给学生营造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同学都有“说”的欲望,勇敢地畅所欲言。在有话说的基础上,教给同学一些说的技巧,用不同的词语或语句表达一种意思,怎样有顺序地、不零乱的表达自己要说的话。同时,叫其他同学学会听,能够评议同学的发言。如:我教如何保护小动物时,首先就播放小鸟在林中自由的飞来飞去,让学生听鸟鸣声。接着播放大量野生动物被捕杀,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尽量照顾发言面的广,让全班同学都能得到锻炼。集体讨论同学提出的保护动物的方案行不行,为什么?说出理由来。对同学们的发言合理的及时表扬,不好的给予指正,鼓励他的勇气,增强同学们的自信心。对于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要求。平时发言很少的同学,能

讲几句,就给予表扬,相反,成绩较好,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要求能用新学的词语,有顺序,有感情地表达。通过一个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同学们的表达能力有较大的进步,逻辑思维能力也增强了。

在“说”的过程中,有一个与之相促进的过程不容光焕发忽视,那就是“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语文“读”的要求,首先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通课文。读完后,能弄清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其次,用“读”来感悟文章,理解文章的意思。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读的形式多样,可以采用个别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朗读等。再次,用“读”帮助记忆,培养语感,陶冶情操。再来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学中,除了“说”和“读”很重要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即学完一个单元,学会自己归纳,学懂了一些什么,还存在哪些问题。孔子云:温故而知新。经常温习功课,以后的学习才会觉得较轻松。

课程改革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必然要和旧有的一切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发生激烈的碰撞和摩擦。通过近我们的实验与探索,我们饱尝了其中的艰辛与甘甜。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我们与学生在课程改革中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艰辛的是我们对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与困惑,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来探索课程改革之路的,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困惑和难题。

第五篇: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请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推荐其他精彩范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二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的心得体会

《二年级上册教学心得体会[本文共747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